如何测试电池电量?
方法一:
1.给电池充电,本来是想通过检测电池电压Vbat来计算电池的充电容量;
2.但接上5V适配器后,主控板会输出4.2V Vbat,此时电池电量已经100%
表示锂离子电池(以下简称锂电池)储能能力的参数是能量密度。
大致相当于锂电池的电压与容量的乘积。达到目标的方法。
但由于所用原材料的性质,容量的提升总是有限度的。
所以提高电压值就成了提高锂电池存储容量的另一种方式。
众所周知,锂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.6V或3.7V,最高电压为4.2V。
那么,锂电池的电压为什么不能得到更大的突破呢?
毕竟,这也是由锂电池的材料和结构特性决定的。
锂电池的电压是由电极电位决定的。
电压,又称电势差或电势差,是衡量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而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。
锂离子的电极电位约为3V,锂电池的电压因材料不同而异。
例如,一般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.7V,充满电电压为4.2V;
而磷酸铁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.2V,充满电电压为3.65V。
也就是说,实用的锂电池正负极电位差不能超过4.2V,这是基于材料和使用安全的要求。
若以Li/Li+电极为参比电位,μA为负极材料的相对电化学电位,μC为正极材料的相对电化学电位,电解质电位区间Eg为最低电子未占能级和电解质液位差的最高电子占有能。
那么,决定锂电池最大电压值的三个因素就是μA、μC、Eg。
μA和μC之差就是锂电池的开路电压(最高电压值)。
当该电压值在Eg范围内时,可以保证电解液正常工作。
“正常运行”是指锂电池通过电解液在正负极之间来回运动,但不与电解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从而保证了电池结构的稳定性。
正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电位引起的电解液异常工作有两种形式:
1、当负极的电化学势高于电解液的最低电子未占能级时,负极的电子会被电解液俘获,因此电解液会被氧化.
反应产物会形成负极材料颗粒表面的“固液界面层”,可能导致负极损坏。
2、当正极的电化学势低于电解液的最高电子占据能级时,电解液中的电子会被正极俘获并被电解液氧化,反应产物会形成“固态- 正极材料颗粒表面的“液体界面层”,可能导致正极损坏。
然而,正极或负极可能损坏,是由于“固液界面层”的存在,阻止了电子在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的进一步运动.
反而保护了电极材料,也就是说,在较小程度上对“固液界面层”起到了“保护作用”。
这种保护的前提是:正负极的电化学电位可以稍微超过Eg范围。但不能太多。
例如,目前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多为石墨材料。
这是因为石墨相对于Li/Li+电极的电化学势约为0.2V,略微超出Eg范围(1V~4.5V),而是因为有“保护性”的“固液界面层”。
电解质不再进一步还原,从而停止极化反应的进一步发展。
但5V高压正极材料超出目前商用有机电解液的Eg范围太多,因此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被氧化。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,容量下降,寿命下降。
现在了解到锂电池开路电压选择4.2V是因为现有商用锂电池电解液的Eg范围为1V~4.5V。
如果将开路电压设置为4.5V,或许可以提高锂电池的输出功率.
但同时也增加了电池过充的风险,过充的危害已经有相当多的资料说明,所以我不会在这里多说。
根据以上原理,如果人们想通过提高电压值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.
只有两种途径可以寻找,一是寻找能够匹配高压正极材料的电解液,二是是为了保护修饰过的电池表面。
使用BAV-1电压测试仪测量电池的空载电压。
BAV-1电压测试仪加15Ω电阻负载,工作5S,读取电池负载电压。
一天后,用FUKUDA电池放电测试仪对电池进行放电,检查电池容量。
对于3.0V和3.6V一次性锂离子电池,设置放电电流为30mA,截止电压为2V,不间断。
日本福田FUKUDA蓄电池-亚洲销售总部
手 机:18554426967
邮箱:a18554426967@163.com